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司长黄建发近日表示,与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地震受灾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便于搜救,但由于倒塌的多是单层土木结构的房屋,不像钢筋混凝土式建筑物倒塌后可能还会有安全空间,因此玉树地震中被压埋人员的死亡率可能较高。
2003年12月26日,里氏6.6级地震降临伊朗古城巴姆,也造成约5万人死亡。然而,在巴姆地震前几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发生了相似的里氏6.3级地震,但死亡人数仅2人。2003年9月,日本监测到里氏8.0级地震,只有500人受伤,无一人死亡。
伊朗的震灾后果与美国、日本存在天壤之别,首先是因为巴姆的绝大多数房屋是土砖结构,而美国和日本的房屋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巴姆地处沙漠,气温较高,因此当地人喜欢用土砖建房,能确保冬暖夏凉。此外,土砖还相当廉价。但土砖又易碎,许多人即使在地震中幸存下来,也会被闷死。
此次玉树地震发生后,当地50%的楼房倒塌,100%的平房倒塌,震中结古镇除了少数几栋新盖的楼房,其余全部倒塌,玉树民族师范学院近3000平方米建筑全部倒塌,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80%房屋倒塌。这警示我们,未来防震救灾的首要任务是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房屋,至少是在地震发生后能减震和延缓房屋倒塌的建筑,让居民获得逃生的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几十分钟。
当钢筋混凝土式建筑倒塌时,由于有钢筋和混凝土支撑,还会留下容纳空气的空间,埋在房子和废墟中的人可呼吸和生存二三天,幸运者甚至可以生存五天。但泥土房屋倒塌后,破碎的泥土会把人严严实实地埋起来,让人窒息,人死得更快。另外,土砖房屋倒塌前无法产生预警,而钢筋混凝土在震动开始时会掉一些泥土和砖以提醒人们。
当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中的盐害、冻害、酸性物质以及混凝土施工、配筋及设计不良等问题,使钢筋混凝土建筑现在也落伍了。日本现在有了新的减震建筑,其抗震性可通过抗震、制震和隔震来实现。抗震主要通过增强建筑物柱梁、墙壁及支撑等来抵抗地震力;制震则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安装阻尼器等设备来吸收地震能量;隔震则是在建筑物和地面之间设置隔震器,让建筑物与地震力绝缘。
目前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含铅芯的叠层橡胶支座及弹性滑动支座。高层建筑使用橡胶,能有效提高抗震性。如发生6级地震,这些举措可使建筑物的受力减少二分之一。弹性建筑如今在日本已成为流行的减震建筑,它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其中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可有效减缓地震时的上下颠簸。隔震技术的使用虽使建筑成本增加,但建筑物却能在烈度6度以下安然无恙。
日本的减震建筑及将学校建为抗震(建筑)中心的做法,很值得中国借鉴。事前建造能经得住高烈度地震并能弱化地震破坏力的房屋,是我们预防和抗御震灾的核心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