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文豪歌德曾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不同的时代、地域、文化孕育了古今中外多彩绚烂的建筑文明。也从侧面折射出时代发展的变迁。从传统的平房大院,到如今的遍地高楼,中国建筑行业正值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排在全球首位,每年的建设规模也保持约14%的增长率递增。
与蓬勃发展的建筑行业相比,中国建筑专业媒体的发展态势却显得相对低迷。据统计,国内总期刊数为9486种,主要的建筑设计类杂志数量只有20多种,而其中刊龄近一半为10年以内,耳熟能详的大概只有10多本,只占中国总期刊数的千分之一。不可否认,国内建筑专业媒体的发展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不仅本土的建筑媒体没有市场,就连国外的建筑刊物也很难在中国落地。国际知名的建筑杂志《Domus》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尝试进军中国市场,结果仅仅两年就以遭遇滑铁卢告终。这不仅是个别现象,国外建筑刊物在国内拓展多有一条艰辛风雨路,各种原因导致内容品质降低,难以找到明晰的读者群,甚至摸不清如何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运作、生存。水土不服,举步维艰。
2006年,《Domus》再次在中国落地,成立了《Domus国际中文版》,至今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六年来一直引领《Domus国际中文版》在中国市场稳步前行的正是杂志的出版人兼主编于冰。在她眼中,建筑媒体在国内市场难以立足的症结主要有两个。
《Domus》第一次来中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翻译,因为在中国找不到好的建筑学的英文翻译,所以不得不从俄文版再转译过来。这其中也有一些可能是中国当初建筑设计受到俄罗斯和前苏联影响比较深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内容水土不服,因为中国建设师习惯苏联的学科、划分体制,建筑师只管建筑设计,很多中国的建筑师觉得《Domus》里面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的东西那么多,却不怎么谈建筑本身。而在意大利、欧洲,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城市的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甚至建筑师里面的桌子、门把手都是设计师自己专门设计的,所有的细节都是建筑师来统筹的。
此外还有一些市场的原因,当时中国的建筑市场并不成熟。但到了2006年,也就是10年之后,中国建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营事务所大规模出现,注册建筑师也大量增加。中国的建筑师、坚持原创的设计师也已经开始在国际的领域获得了自己一定的地位。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事实上设计师阅读的水准或者是阅读的需求,远远大于了这个行业出版的水准,很多设计师都开始关心建筑之外的和室内设计、环境设计以及艺术方面的这些东西。特别是《Domus》除了这些设计之外还从社会的角度关心房子所处环境大社会文化的背景,这个也是当代的建筑师,特别是建设的决策者非常关心的,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现象,《Domus》迅速在中国落地生根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了。
眼下国内建筑界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中国设计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在于冰看来,我们的建筑设计职业教育和职业之间是有一些脱节的,现在有一些学生出了课堂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去入手、工作。然后就是对于自由品牌自我标准的认识,早在1997年日本政府就已经颁布了叫做过敏的文化产业策略,里面就明确地提出要建立一个日本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冰觉得中国还是缺乏这方面的设计产业品牌的认识。
其实是要整合整个上下产业链。作为建筑专业人士和资深媒体人,于冰一直在研究,她觉得从媒体的角度不应该仅仅是报道已经发生过的项目和事件,更加应该有引领这个行业前进的责任,她呼吁业界,共同创立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设计标准,帮助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帮助中国当代的建设师、设计师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对中国设计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