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快报
媒体聚焦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武大牌坊重建效果图出炉 被批“缺乏韵味”

点击数:6188  时间:2012/10/16 10:14:00

\
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图片

  “93版”的武大校门牌坊,已于前日化为历史的尘埃。昨日凌晨,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公布了复建后的牌坊及广场初步设计效果图,称将“力争还原1937年版牌坊的材质、式样和风格,进一步传承和彰显武大精神文化特质”,但在昨日收到的1000余条评论中,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其既缺乏韵味也不实用。

  武大校门处将建大型广场

  昨日上午8点22分,武大官网也公布了这一初步设计方案。效果图显示,重建后的八一路下穿通道完工后,武大的文理学部与信息学部将由一个大型广场连接,广场正中就是重建后的牌坊。

  校方称,新的牌坊建成后,“在该区域形成武汉大学新的发展轴线和文化空间。作为校友情感的寄托和学校文脉的象征将继续存在,复建的校大门牌坊只是会挪位50米左右,保持原有风貌,而其规格、位置、气势等将优于原有牌坊”。

  该校基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复建后的大门左侧即杨家湾处,将新建一个“飞碟”形状的万人体育中心,供学校举行大型活动如毕业典礼等使用。大门右侧将新修一栋教学科研楼,主要用于部分文科院系教学。

  方案引起网友强烈反响

  该方案在网上公布以后,迅速激起强烈反响,有网友认为其过于现代化,与武大氛围不合,有人说大广场“冬冷夏晒”,不适合武汉的天气。如@客发苍溪说,鸟蛋式建筑与珞珈山老建筑完全不搭调,不伦不类,还有那么大露天广场,既与成荫的珞珈山风格不符,也不适合武汉的气候特点。

  但也有人表示认可,认为广场将文理学部和信息学部连接起来,对师生而言,方便、安全了很多。

  教授:可以新,但要掌握分寸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赵冰看到效果图后表示,这只是个初步的方案,所以目前不太好评价。不过,他认为,该设计绝不能算上乘。他表示,建筑设计应该着眼全局考虑,尤其像校门这样的形象工程,更不应该只在校门范围内研究问题,而应该从武大目前的5000多亩校园范围通盘考虑。

  “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不是不可以,像欧美国家的一些数百年历史的名校,也是分阶段建设的。设计师们会利用理性的结构关系,在建筑的布局、尺度、比例、呼应等方面考虑传承、延续文脉。”赵冰表示,中国人是比较感性的民族,所以建筑师要考虑呼应这种文化心理,在武大这样有百年历史的高校,核心区必须保留原有的风格,外围可以有一些创新。

  “新的东西可以有,但要掌握分寸。”他强调,在校门的重建方案上,必须尊重全体师生的意见,一定要有一个征集意见的程序。“到时候哪怕是师生辩论都没问题,这样才经得住历史考验。如果所有师生都选择武大原有的古建筑风格,建筑师也必须尊重。”

  对此,武汉大学基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一初步设计方案正在专家论证阶段。下一步,会有一个程序征求师生、校友及有关方面意见,但“基本的框架应该就是在这个初步方案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

  据了解,为迎接该校130周年校庆,新广场预计明年10月前竣工。

             
 

版权所有@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大地建设大厦
电 话:025-83312041(总机) 025-85393665(预制构件、新型建材业务咨询) 传 真:025-83318660
苏ICP备11033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