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快报
媒体聚焦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全球钢铁“劲旅”比拼 竞争日趋白热化

点击数:5257  时间:2012/9/27 9:29:21

  观察

  排名前五位的钢铁公司各有千秋

  此次排序,韩国浦项、俄罗斯新利佩茨克、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俄罗斯谢韦尔、中国宝钢分别以7.48分、7.473分、7.42分、7.30分、7.24分的加权平均分分列前5名。

  浦项“四冠王”

  再次夺得冠军荣誉的浦项,其近3年来稳健的表现可谓排序榜单上最大的亮点。回溯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在WSD开启此项评价体系不久的2003年、2004年、2005年,浦项就曾三次摘冠。只不过在2006年~2009年,由于米塔尔、谢韦尔等寡头“风云变幻大王旗”,浦项不得不屈居在第二的位置上“卧薪尝胆”许多年,直到2010年1月份才重新夺回冠军宝座。(WSD在2010年1月份和10月份两次发布全球钢企竞争力排序,因此,截至2012年,浦项已经连续四次摘冠。)

  此次排序,浦项“收敛”了去年的锋芒———其加权平均分只比第二名新利佩茨克高出0.05分,而在去年它的加权平均分(8.12分)比第二名的美国纽柯公司(7.47分)高出0.65分。同时,其往年在多项指标上拿到满分的情况今年也没有再现。2011年,浦项有6项指标得到了10分的满分,而今年只有两项指标得到满分。

  与前几次排序情况一样,“铁矿石”和“焦煤资源”依然是浦项得分相对较低的两项指标,但不同的是,浦项今年得分最低的指标是“下游行业参与度”(只得到了5分),“铁矿石”和“焦煤资源”分别得到了6分。其中,“铁矿石”得分与去年持平,而“焦煤资源”则比去年的5分有所增加。另外,浦项的“能源成本”、“成本削减度”、“盈利能力”、“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等4项指标得分也相对较低,均只有6分。

  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的入围企业的“赢利能力”指标得分普遍不高,浦项在此指标上得分不高“情有可原”;“成本削减度”得分又回到了2010年、2009年的水平,说明即使是一向在“增收节支”上有所创新的浦项,后金融危机也对其财务状况带来了冲击;“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指标得分再次跌落到6分,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新利佩茨克、京德勒西南等俄罗斯、印度钢铁公司的强势崛起,浦项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不再一枝独秀。

  作为全球钢铁企业中的资深实力派,浦项一向在“国内市场定价能力”、“变动成本,产量、收益”、“利用技术进步的能力”、“劳动力的技能和生产率”、“联盟、并购和合资”、“国家风险因素”等指标上得分较高。今年,浦项在“劳动力的技能和生产率”、“国家风险因素”两项指标上依然拿到了满分,但“国内市场定价能力”、“变动成本,产量、收益”、“利用技术进步的能力”、“联盟、并购和合资”等4项指标得分则由2011年的满分降至今年的9分。虽然与其他企业相比,这样的分值仍是高分,却实实在在地显示了浦项的滑坡。

  此次排序,浦项最显着的优势在“规模”、“利用技术进步的能力”、“劳动力的技能和生产率”等3项指标上,其得分比所有企业在这3项指标上的平均得分分别高2.04分、2.55分、2.16分;在“客户关系”、“能源成本”、“成本削减度”、“铁矿石”、“劳动成本”、“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下游行业参与度”等7项指标上,浦项的得分比平均得分分别低0.04分、0.05分、0.37分、0.04分、0.33分、0.44分、0.58分。

  这说明浦项在这几方面与行业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尤其是在“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下游行业参与度”上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

  新利佩茨克“得三晋二”的榜眼

  新利佩茨克,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钢铁大鳄”之一。2009年,新利佩茨克挤进当年排序榜的前5名,位居第五;2010年,由于印度京德勒西南公司、印度钢铁管理局、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的“强行超车”,新利佩茨克被挤出了前5名,但仍然坚守在第6名的位置上,紧紧咬住“第一梯队”不放松;2011年,新利佩茨克“杀”进前三,首获“探花”殊荣;2012年,新利佩茨克“枪挑”纽柯,最终“得三晋二”。

  新利佩茨克此次能够赢得“榜眼”席位,主要是因为它在“铁矿石”、“焦煤资源”这两项行业相对薄弱的指标上,以及“劳动成本”指标上得到了10分的满分,同时还在“国内市场定价能力”、“退休职工负担’”、“资产负债情况”、“环保与安全”等4项指标上得到9分的高分。不过,它的“在高速增长市场上的地位”、“成本削减度”、“赢利能力”、“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等4项指标得分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中,“在高速增长市场上的地位”指标得分下降了2分,“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指标得分下降了1分。这表明在谢韦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国内竞争对手的追赶下,新利佩茨克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有所减少。而“成本削减度”、“赢利能力”指标得分减少,说明其同样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降低的困难。

  另外,新利佩茨克在“客户关系”、“下游行业参与度”上的较低得分,以及与排序企业这两项指标的平均得分差距较大,说明这是其发展的“软肋”;在“规模”上的持续低迷,“扩展能力”、“技术进步”、“联盟、并购和合资”等指标的裹足不前甚至得分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家“老企业”略显疲态。不过,相信在建的现代化钢厂投产后,新利佩茨克在铁矿石、焦煤方面的原材料价格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会继续得到发挥,其实力也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八进三”的“黑金”

  在本次排序中位列第三的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2011年排在第八名。今年,巴西“黑金”除了在新指标“高附加值产品组合”上的得分远高于被替换的旧指标“在成熟市场上的支配能力”(前者为8分、后者为3分)、“国家风险因素”的得分比去年高1分外,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均与去年大体相当。这种稳中有升的表现在其他企业得分纷纷下降的情况下,帮助这块“黑金”闪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与2011年一样,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依然在“拓展能力”、“铁矿石”、“盈利能力”等3项指标上得到了10分的满分,还在“客户关系”、“国内市场定价能力”、“环保与安全”等指标上得到了较高的9分。不过,在“规模”、“焦煤资源”和“下游行业参与度”方面,该公司的得分依然很低,分别只有4分、3分和5分,显示出这家企业的薄弱之处依然如3年前一样,没有明显的进步。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年度钢铁销售量倒数第三的企业,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以区区500万吨年产量的规模跻身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前3名,其超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模式很值得国内钢铁行业学习和思考。

  谢韦尔不倒的“四哥”

  今年名列第四的谢韦尔,在2011年的排序中也是第四名。

  同为俄罗斯的钢铁寡头,相比新利佩茨克来说,谢韦尔似乎有着更为辉煌的历史。2004年,谢韦尔成功收购美国鲁日工业公司(RougeIndustries)及其从事钢铁生产的主要子公司美国鲁日钢铁公司(RougeSteel),成为第一家收购美国钢铁资产的俄罗斯公司。2005年,谢韦尔购得意大利卢基尼冶金公司(LucchiniSpA)70%的股权。2006年,谢韦尔和米塔尔展开竞购安赛乐的斗争,尽管最后以出局告终,但在2007年4月份首次登上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第一的宝座,更在2008年、2009年的排序中连续“登顶”,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公司。

  不过,在折戟安赛乐收购战后,谢韦尔在并购、扩张方面似乎陷入了低迷,表现在排序上就是其在“联盟、并购和合资”这一指标上的得分连续下跌,先是从2009年的10分跌到2010年的8分,继而又跌到2011年的6分,今年虽有所反弹,但仍然只有7分。同样连续下跌的还有“资产负债情况”。2009年,谢韦尔这项指标的得分是9分,2010年跌到了7分,2011年进一步下跌到6分,今年依然没有起色。另外,其面临新利佩茨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竞争对手的挤压和追赶也愈发明显,在“成本削减度”、“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得分受此影响比2011年略有减少。

  令人欣慰的是,谢韦尔前两年相对薄弱的指标“在成熟市场上的支配能力”,在今年被重新诠释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组合”后,得分情况有较大提高。再加上谢韦尔在“铁矿石”、“焦煤资源”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国内市场定价能力”、“劳动成本”、“环保与安全”方面也保持着较高水平,其加权平均得分相对2011年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升了0.15分。这使得它仍然在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的“第一梯队”里,并且保持着排名第四的优势。

  宝钢“归队”的老牌强企

  作为最早进入WSD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的13家“世界一流钢铁企业”之一的宝钢,曾经在排序中长期位居前3名。但继2010年1月份被挤出前5名后,宝钢又进一步“陷落”到十名之外,连续两年排在第14名的位置上。此次排序,宝钢以7.24分列排序榜第5位,重新回到“第一梯队”。尽管相比2011年,宝钢的得分只高出0.22个加权平均分,但与今年大部分排序企业得分下降以及各相邻排序企业间得分差距只有0.01分~0.05分的情况相比,0.22分的进步已经很明显了。

  宝钢此次能够重新回到“第一梯队”,除了其在“扩展能力”、“在高速增长市场上的地位”、“客户关系”、“劳动成本”、“退休职工负担”、“环保与安全”等指标上的传统优势外,最主要得益于其“高附加值产品组合”指标得分从2010年、2011年的1分猛增至8分,“焦煤资源”得分从2011年的4分增至6分。另外,宝钢的“规模”、“国家风险因素”指标得分也增加了1分。

  不过,在全球钢铁行业整体陷入困境和中国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宝钢在“在高速增长市场上的地位”、“国内市场定价能力”、“联盟、并购和合资”等指标上的得分有所减少。另外,宝钢长期以来在“铁矿石”(5分)、“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5分)、“下游行业参与度”(4分)等方面的“短板”依然存在。

  入选的中国大陆钢企———优势为规模和人力资源弱项在资源和产业集中度

  参加本次排序的宝钢、鞍钢、沙钢、武钢、马钢等5家中国大陆钢铁企业,分别以7.24分、6.68分、6.61分、6.30分、6.16分位列第5名、22名、23名、30名、32名。

  除宝钢排名大幅前移外,其他4家企业的排名与去年大体相当,其中鞍钢、武钢排名未动,沙钢退后2个位次,马钢退后1个位次。若以5家企业今年加权得分的平均分参加排序,将在排序名录上列第23位,比去年前进1个位次,但仍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与去年相比,5家企业的加权得分有增有减。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宝钢,增加了0.22分;其次是鞍钢和武钢,分别比去年增加0.04分、0.01分;沙钢、马钢都分别比去年减少0.04分。5家企业加权得分的平均分比去年增加了0.04分,而所有排序企业加权得分的平均分比去年减少了0.01分,说明与全球优秀钢铁企业在困境中的表现相比,中国大陆优秀钢铁企业在困境中的表现更为突出。

  另外,5家中国大陆钢铁企业2011财年的年度钢铁销售量总和为1.60亿吨,占35家排序企业年度钢铁销售总量的25.40%,占全球年度钢铁销售总量的10.52%,占比分别提高了6.36个、2.56个百分点。

  从总体来看,5家企业在强项和弱项上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扩展能力”、“在高速增长市场上的地位”、“客户关系”、“劳动成本”、“退休职工负担”、“环保与安全”等指标得分普遍较高,基本都在9分、10分;“国内市场定价能力”、“能源成本”、“铁矿石”、“焦煤资源”、“原材料采购的地域优势”、“赢利能力”、“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下游行业参与度”等指标得分普遍较低;曾经得分很低的“在成熟市场上的支配能力”指标,在今年调整为涵义更广的“高附加值产品组合”后,各企业得分都有很大提高(在2011年的排序中,5家企业此项指标得分皆为1分,今年除沙钢提高到5分外,另外4家都提高到了6分及以上)。

  中国大陆钢铁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和人力资源方面,薄弱之处则在于资源和产业集中度。由于缺乏高品质的“焦煤资源”、“铁矿石”等上游资源,不具备“原材料采购的地域优势”,高昂的海运费、能源及其他原材料费用和不断上涨的工人工资等导致中国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盈利能力”不强且呈下降趋势。另外,中国大陆市场上的钢铁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导致各企业的“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下游行业参与度”等相关指标得分较低并有所下降。

  上述特征说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钢铁企业由于原材料价格飞涨、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欧美本土钢铁企业抵制等原因,生存压力比金融危机来袭时更大。而入选的中国大陆钢企在“扩展能力”、“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联盟、并购和合资”等多项指标上得分比2011年有所降低,进一步凸显了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太低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发出了警示:各企业长期以来在无序竞争下盲目追求单体规模的发展模式,导致的不仅仅是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导致了中国钢铁行业到目前为止仍没能产生一个具有较强行业控制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值得引起全行业的重视。

  深度

  排名相邻企业的评分差距很小

  指标调整关注企业定价能力和高附加值产品组合

  自2008年以来,WSD评价“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所用的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大致维持不变,但每年都会依据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对少数指标或指标权重作一定的调整。

  今年的指标体系变动了两个具体指标的名称和涵义。一是以“国内市场定价能力”(Pricingpowerinhomemarket,权重为4%)替代指标“与大买主谈判的‘定价能力’”(PricingPowerwithlargebuyers,权重为5%)。显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全面定价能力包括了针对大买主的定价能力。这一指标变动显示出WSD对企业定价能力的观察由“大买主”扩大到了整个“国内市场”。二是以“高附加值产品组合”(Value-addedproductmix,权重为5%)替代“在成熟市场上的支配能力”(Dominanceinmaturemarkets,权重为4%)。WSD表示,这一指标变动的目的是观察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组合能否在成熟市场上为企业赢得支配能力。

  另外,WSD对8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调整,其中4个指标的权重有所下降,4个指标的权重相应上升。具体来说,“国家风险因素”(Countryriskfactor)的权重由2011年的6%降为2%,“劳动成本”(Laborcosts)的权重由2011年的4%降至3%,“劳动力的技能和生产率”(Skilledandproductiveworkers)的权重由2011年的3%降至2%,“能源成本”(Energycosts)的权重由2011年的4%降至3%;“周边竞争对手的影响”(Threatfromnearbycompetitors)的权重由2011年的4%升至5%,“焦煤资源”(Cokingcoalmines)的权重由2011年的3%升至4%,“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的权重由2011年的4%升至6%,“资产负债情况”(Balancesheet)的权重由2011年的4%升至5%。

  2012年入选的钢铁公司增至35家

  入选《2012年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的钢铁公司共有35家,比2011年的34家多出1家,为土耳其Erdemir钢铁公司(EregliDemirveCelikFabrikalariTAS),在排序表中排名第14位,加权平均得分为6.87分。

  从分值差距来看,除第34名的瑞典SAAB钢铁公司(5.96分)与第35名的埃及EZZ公司(5.71分)之间的加权平均分相差0.15分、第30名的中国武汉钢铁公司(6.30分)与第31名的印度Visag钢铁公司(6.20分)的加权平均分相差0.10分外,其他排名相邻的企业间的分值差距只有0.01分~0.05分。这一方面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实力相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际钢铁行业当前竞争的白热化。

  与2011年相比,入围2012年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企业的加权得分都有所减少,入门门槛降低了0.20分。其中,韩国浦项比2011年(8.12分)减少了0.64分,最后一名的加权得分由2011年的5.91分(美国AK公司)降至5.71分(埃及EZZ钢铁公司)。这样的情况与2010年大体相当。

  此外,35家钢铁公司2011财年的年度钢铁销售量总和为6.30亿吨,占2011年全球钢铁销售量15.21亿吨的41.44%。其中,年度钢铁销售量最多的是排名第16位的安赛乐米塔尔集团,为0.97亿吨(比2010财年的1.03亿吨下降了5.83%),占35家企业年度钢铁销售量总和的15.39%,占全球年度钢铁销售量的6.38%;年度钢铁销售量最少的企业是排名第31位的印度Visag钢铁公司,为200万吨(与2010财年、2009财年的销售量持平);年度钢铁销售量排名倒数第二的企业是第35位的埃及EZZ公司,其钢铁销售量为400万吨(与2010财年持平)。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企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地区(以母公司所在地为划分标准)。其中,中国有6家,分别为宝钢、鞍钢、台湾“中钢”、马钢、武钢、沙钢;印度有5家,分别为塔塔(合并了康力斯)、印度京德勒西南公司、印度埃莎钢铁公司、印度钢铁管理局、Visag公司;美国有5家,分别为美国纽柯公司、美国SDI、美国钢铁公司、美国AK、SAAB钢铁公司(通过合并伊普斯科实现);俄罗斯有4家,分别为谢韦尔、新利佩茨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耶弗拉兹;巴西有3家,分别为巴西国营黑色冶金公司、巴西盖尔道、巴西米纳斯吉拉斯钢铁公司;日本有3家,分别为新日铁、JFE、住友金属;欧盟有2家,分别为德国蒂森克虏伯、奥钢联;中东和北非地区有2家,分别为埃及EZZ钢铁集团、沙特钢铁公司;还有澳大利亚的博思格、韩国浦项、拉美地区的特尔尼翁钢铁集团、土耳其的Erdemir公司、全球化的安赛乐米塔尔(其下属厂矿分布在20个国家)。

             
 

版权所有@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大地建设大厦
电 话:025-83312041(总机) 025-85393665(预制构件、新型建材业务咨询) 传 真:025-83318660
苏ICP备11033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