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宝鸡市召开的保障性住房工作表彰大会暨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了解到,宝鸡将有2.6万套保障性住房年底竣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俊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上官吉庆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敬原,市委常委、秘书长白升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敏生,市政协副主席张望、张宗智,市政府秘书长武军等参加会议。
2011年省政府下达任务3.33万套,实际开工58个项目,建设42463套保障性住房,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获得全省二等奖。据了解,今年我市新开工保障房、棚户区改造房4.05万套,年底全市竣工2.6万套保障房,同时今年加快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确定建设项目73个,计划投资投资地产17.78亿元。全市力争在2016年基本形成关天副中心城市的基础框架,基本实现建成区面积110每平方千米,人口115万,城镇绿化率达到60%。
唐俊昌指出,今后几年,我市城镇化率每年要提高2个百分点、有4万农民转移到城镇,实现这一目标,住房保障和城建工作是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各县区部门一定要深化认识,把做好住房保障和城建工作作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关键战略来抓。目前,我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低于全国水平,如果“住有所居”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不好,和谐新宝鸡就缺乏支撑。同时,这也是我们实现“六个走在前列”的重要动力,我们必须抢抓中省支持的重大机遇,以更大的力度做好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工作。抓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首先在质量、核心在公平、关键在供给,我们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口、分配关、时效关,只有严把这三个“关口”才能确保把保障性住房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政工程,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惠民政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
唐俊昌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要铭记重托、铭记责任,积极作为、创业实干。尤其要把推进工作与全市开展的“六扫除六确立”、“三问三解”等活动结合起来,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确保把规划变成项目,把项目落到实处,把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上官吉庆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负责人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对于准确把握全市城市建设工作态势,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加快现代化生态园林特大城市和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城乡建设工作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工作上一定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要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观念,加压奋进,比拼争优,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特别是在蟠龙塬基础设施、南客站片区综合开发以及新东陵城市综合体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快城市“东扩南移北上”,着力构建现代化生态园林特大城市和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基本骨架,实施好50个旧城区改造、城中村建设。城市建设量大面宽、任务繁重,各县区部门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在方法上要强化督查,务求实效,确保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会上,张敬原回顾总结了2011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和城建工作,安排部署了2012年工作,并代表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责任书。
大会还通报表彰了全市2011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城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各县区政府、县区住建局、住房保障机构等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