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Atelier 5的斯图加特大学山上校区
我们的建筑学有一大部分建立在他者的经验之上,途径是图,是象,缺少了作为物的实感和人的体验,于是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建筑师和建筑物,总是架空在图纸的再现层面上。在现代建筑史中,柯布西耶和后继的粗野主义建筑意义重大,于我们却只是文本中隔靴搔痒的名词和图片。这篇文章试图将作为知识的建筑史和经验的建筑师重新融合为一个真实的整体。核心在于,建筑学是否正在经历理性方式和感性方式的分离?
1955年,五个瑞士年轻人成立了Atelier 5。五人之中,最年长的不足30岁,最小的仅23岁。其中四人在过去的两年里一同在Hans Brechbühler的事务所中工作。这位名为Hans Brechbühler的瑞士建筑师在上世纪30年代曾与勒·柯布西耶共事。五位年轻人间接地承起了柯布西耶的衣钵,拜柯布为偶像,自认柯布门下走狗,并制定了“共进共退,共损共盈,共议共决”的工作章程。少年意气成立事务所的年轻人千千万,接不到活而熬不住的一大片。五个年轻人真正的合作契机是伯尔尼近郊的一个集合住宅项目。简单来说,有五个年轻人想要设计建筑,恰好有一个项目摆在面前,五个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一起。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山上校区
食堂:均质空间意象
1969年,经历了15载春秋的Atelier 5事务所,合伙人数扩展到10人,亦有元老脱团另立门户,五人工作室的名号已名不副实,利益分配的规则也不再取绝对的平均主义,工作章程亦几番修订,却不改其名,在数个住宅项目的设计和建成的实践中践行了以柯布为师的初衷,创立了其独特的裸露混凝土建造风格。次年,他们通过竞赛,得到Atelier 5成立以来第一个非居住功能的公共建筑设计项目,斯图加特大学山上新校区的食堂。这座食堂在1976年建成。在我去年抵达斯图加特大学之前,它陪伴学习、生活在山上校区的学生们37个年头——除却植物在墙壁上的攀长,未显露出丝毫风霜痕迹。
初见,其细巧梁柱外露并由此表达出的均质空间意象让作为观者的我印象极为深刻,它可以是笛卡尔式的空间网格的物质化,也可以呈现为建筑初学者学习空间概念时建构的三维空间框架,我暗叹这个建筑的理念强烈、操作清晰,此叹非褒非贬,叹中存惑亦待解。10个月的日常使用让这座最初作为体验对象的建筑化为今日“身边的房子”,时间让更多的细节显露,感受也平和了许多。在Ammann Verlag 1985年出版的Atelier5作品集中,他们自己这样解说了这座房子:
“由一张单边排列五把座椅的餐桌尺寸,一个3.2米乘3.2米的混凝土构架被建立了起来。在这个框架的不同标高中,容纳了一个供1200人用餐的食堂,其下是400座到500座的带有吧台和游乐区的餐厅和咖啡馆各一。
“这座四层高建筑的楼板根据柱网在不同的位置开洞,一方面让屋顶天窗透入的光线进入下层楼面,一方面在房子内部建立起空间的沟通。这个极其简单而基本的概念的奇妙之处在于,这些细巧的支撑结构实际上成为了一种空间构成元素。细柱不但在食堂大厅,还在这座房子的所有地方,将空间隔而不绝地分割成‘适宜居住的’小尺度单元。
“这是一副嵌入了玻璃的围护的素混凝土框架,裸露出设备管线。”
设计说明颇为简练,进一步可概括为五个关键词:餐桌尺寸、楼板开洞、细柱尺度、裸露框架、游艺氛围,又由个人体验的沉淀,私追加进三个:预制建造、工业感、去等级化。Atelier5的自述五要点,除最后的“游艺氛围”表现得差强人意,其他要点均清晰地贯彻在设计及建造的结果中。
作为过程的“预制建造”则保证了感知和逻辑的统一性,甚至以大量的“裸”、“露”、“孤”、“离”的动作刻意强调此种统一,借以摆脱现代主义所反对的事物的“无意识粘连”。“工业感”并非工业预制建造的必然结果,涉及工艺造价工期,也是建筑师自身的审美趣味所在,在这里更与新建校区的场所文脉有关,可视其是一种类比,也是定调。消减尺度至合理的最小值,弱化空间的等级差别,消除公共建筑可能具有的象征性和仪式感,将物质还原到单纯的物,将空间还原到单纯的场,这些动作应该都与Atelier5所追随的现代主义的“理性与民主”有内在的关联。
由此,我保存至今的疑惑也在这段文字中有了解答——为什么用细柱框架作为形式概念?是以此营造出近人的尺度来消解大空间和粗结构可能带来的非人性感受?我猜想,做出如此的决定也是Atelier5第一次面对从住宅向公共的尺度转化问题的时候,这是经反复权衡后选择的策略性手法。他们借一个在住宅建造实践中熟悉操作的单数单元,复制扩展为复数,建立框架,以此“复数尺寸”回应任务书中对于“公共尺度”的功能要求。所以他们必须始终强调“五人餐桌”这一似必然也偶然的尺度要素,只有在此之上,才能建立起概念的合理性。可以说,尺度是这个设计方案的命门。
人类使用建筑,并不是在使用结构,建筑师暴露结构更多的是想以理性的方式强化人对概念的认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或习惯以理性的方式认知建筑,人们无法真正地栖身于理念之中。理念是建筑师对于建筑的需求,它时常错位于使用者对于建筑的需求。
数次听闻,使用者直接地表达了对食堂的恶感。排除餐食难以下咽的负面印象牵连,直观上,建筑裸露的混凝土质感生硬硌人,外观中毫不掩饰的工业感极其容易与纯粹效率导向的工业建筑产生形象式的联想,室内风格粗犷,细部亦缺少精细处理。更多时候,人们表现出对于其细柱框架理念的漠视,无知无觉地走进用餐驻留离开,建筑师对于动线和尺度的合宜控制便隐身于此种无知无觉之中。
如果说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于对材料、色彩、光线和比例的确定,那么Atelier5成功地把握了光线和比例,却在材料和色彩的处理上颇受微词。
人们能否接受裸露混凝土作为室内面层材料呢?这个问题涉及了柯布的后期大多数作品,例如马赛公寓、拉图雷特修道院、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也涉及了Atelier5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所有作品。当然时至今日,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问题被转化为于何处裸露,如何裸露,为何裸露,昔日粗野主义或工业化风格的整体裸露混凝土终饱受诟病而销声匿迹。同时,在技术方面,对保温层的强制使用也促固了这一趋势。
学生宿舍:高度模块化
Atelier5在食堂西侧设计的另一作品便经历了如此的命运。700个房间的学生宿舍经历一场大翻修,原本裸露的混凝土外立面被白色涂料所覆盖,室内公共走道也重新涂上了银灰色,与室内门扇栅栏上的大红色构成戏剧性的对比。大概是作为使用者的学生们终于无法忍受素混凝土面层对于视觉和触觉的暴力戮害了。
这组名为Pfaffenwaldring的学生宿舍项目始于1966年,正是Atelier5的住宅实践满十年手法纯熟之际。宿舍区基地坐落于山上校区边缘,两面半为树林Pfaffenwald包围。Atelier5创建了三层和五层的两种单元,两种单元适应坡地地形而混合组织为四个组群,每个组群又因其位置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似而不同的空间氛围。
两种单元均在底层安置洗衣房、自行车库和四间独立厨卫的宿舍。三层单元的1层6间宿舍加男卫浴间和2层7间宿舍共用1.5层处的厨房活动室和2.5层的屋顶阳台,女卫浴间位于1.5层与厨房相邻。五层单元的将三层单元的上部功能配置翻倍,1层2层共用1.5层处厨房活动室,3层4层共用2.5层处厨房活动室。即每一个标准共用单元,包括宿舍十三间加一间男卫浴室、一间厨房活动室和一间女卫浴室。室内由一部半层双跑楼梯作为垂直交通,一部室外楼梯独立于体量之外,作为疏散楼梯联通厨房活动室和室外地面。1.5层厨房下方架空为通行道路和宿舍入口。
每间房间轴线尺寸3米乘4米,净层高2.35米,长边开门,短边开窗。开窗面为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大致横二竖三六等分,取右上做毛玻璃固定扇,取右中,左上做透明玻璃开启扇。另一短边靠墙为盥洗台衣柜和储物空间。房间中另配有床、置物架和书桌各一。
可以说,在宿舍的设计中,Atelier5运用了高度模块化的手法,无论是体量还是立面。当初素混凝土暴露出的预制构件接缝现已多数为白色涂层遮盖,人仍可在楼梯交接处看到预制构件组装的明显痕迹。实的墙上的虚的开洞位置极其严谨,对位开洞方式被大量采用,实体体量在局部呈现出解体和通透的状态。
也可以说,对于最小的功能原则的遵从,令这组学生宿舍从内到外的透露出禁欲主义的讯息。从“居住的机器”般的立方体量外观,到室内走道0.9米的宽度控制,单个房间以紧凑布置来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平面布局,无怪于外来者会产生车间监狱修道院的形象联想了。然后,问询生活于其中的学生,绝大多数会给出满意的回答。作为山上校区最早修建的学生宿舍,与之后陆续修建的四人套间式学生宿舍,在居住密度和人均面积的标准上无法等量比较,但生活品质和方便并不输其后来者。
食堂是Atelier5公共建筑青涩的初尝试,学生宿舍则是他们在若干低层高密度集合住宅实践之后的手法的集大成者。正是学生宿舍让他们获得了受邀参与食堂竞标的机会,原本在瑞士本地难以获得公建设计项目的年轻的他们就此把握住了成长的时机,有了其后伯尔尼管理局办公楼美术馆的城市公共项目,才有了五十多年后几经换血的今日的Atelier5,作为伯尔尼在地的一流事务所,其地位堪比赫佐格德梅隆之于巴塞尔。
Atelier5的这个项目在斯图大学山上校区的一片茂林中辟立之初,定下了“人工、钢砼与自然、树林”的一个音调。若你曾见过、听过这里清晨时刻的鸟在砼石和树枝间跳跃啼叫,我想,你一定可以懂得那个无法用言语描述的“Stimmung”。
我有幸在他们40年前设计的建筑里生活,那些早先仅存在于图纸和照片之中的“外面的世界”,渐渐与我生活的日常相重合,转变为容纳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的“物或容器”,是为“身边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