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寡头之争
中海抑或万科,房地产业龙头老大的席位正陷入史无前例的竞争中。
中海地产日前宣布,控股股东中国建筑拟将房地产事业部、旗下子公司中建地产及中国建筑国际运营的房地产业务,均注入旗下最大的地产平台——中海地产。
这也意味着,资产注入一旦完成,中海地产不但从盈利上将超越万科,而且从规模上也有望坐上房企第一把交椅。一边是千亿房企扩容整合,一边是房企数量急剧减少,小房企生存空间变小。房地产行业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群雄逐鹿 寡头为王
日前,中国建筑也同时发布了一则关于拟研究调整直营地产业务经营方式的公告。尽管公告未作详解,但只要分析一下中国建筑的房地产业务板块,其整合思路便隐约可见。去年,在中国建筑5700多亿元的营收中,房屋建筑业务营收为4276亿元,基础设施业务营收为793亿元,房地产业务营收为598亿元。尽管营收占比只有10%,但房地产板块的毛利率却高达42.1%,远超房屋建筑7.8%的毛利率和基础设施10.8%的毛利率。
中海地产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海地产营业额上升27.3%,至321.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60亿元。而万科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413.9亿元,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22.3%。
虽然与万科419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中海地产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值得关注的是,中海地产在利润额方面,已经超过了万科。据悉,中海地产凭借不足26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获利了88亿元(折合110.3亿港元)的股东应占溢利,利润增长率为31.6%。
克而瑞分析师沈晓玲指出,鉴于中海地产拥有市场化业务管理模式,若完成注入或委托工作,中建地产等旗下地产业务的运营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而随着擅长成本控制和国际资金运作的郝建民掌管中海地产之后,企业一方面资产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获得高效管理人才,或将撼动万科行业之首的地位。
强强联手 优势整合
房地产业寡头之争
据统计,2012年,中海地产凭借土地存量与中建股份其他地产业务基本相当的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11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96亿元),是其他地产业务的4倍之多。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分析称,中海地产与中建地产业务板块的整合,有利于房地产业务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业务之间资源的互补,增强房地产业务的竞争力。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面对国内外大型房企的竞争,显然并非高枕无忧。加强品牌资源的重组,实际上是力图从品牌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升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据了解,中国建筑当年的招股书显示,中国建筑几乎涵盖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部资产,以及中建各工程局及中建在海外的公司和机构。截至2012年底,中国建筑拥有土地储备总量约6717 万平方米,而其下属子公司中海地产的土地储备仅3000多万平方米。
经济学家陈劲松称,这种定增注入资产的方式,最终令中海地产股本放大,中国建筑持股比例增大。重组后,中海地产将可受益于母公司的多项优质资源。此外,资产整合可以相对躲避同业竞争,增强资源垄断实力。
“在当前竞争格局上,对于房地产资源,如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谁能优先实现垄断,谁就能实现在这方面资源获取的话语权。”严跃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