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快报
媒体聚焦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沿海城市“蓝色经济” 博弈还是混战

点击数:6311  时间:2013/8/13
7月份刚刚成立的三沙市,正在开始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这是最新宣布开掘海洋经济的地级市。

  此前不久,由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通知》中,明确对发展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进行财政支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出现在专项资金扶持的名单中。

  海洋经济由点到面,全面开花,而各地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沿海城市“蓝色经济” 博弈还是混战
我国沿海城市 网络配图

  不同区位的蓝色“博弈”

  2012年初,山东设立了总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用市场化的方式开始对海洋产业进行投资,首期规模80亿元人民币。山东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向记者预计,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未来8到10年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2万亿元,蓝色产业基金将成为这批庞大资金的重要投融资途径之一。

  跟山东隔渤海相望的天津市,则利用国家战略新区——滨海新区的政策、区位、智力等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了金融和研究方面。今年天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金融创新基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渤海基地工程、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等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浙江省提出,要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把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为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浙江省今年在海洋经济方面的投资将达1800亿元,其目标是到2015年,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约达7000亿元,要占到浙江全省GDP的16%。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却是最后一个成为国家级“海洋经济试点省份”。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才是广东的海洋经济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和广东未来产业转型升级不谋而合。”据广东省规划,到2015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元。

  多位专家分析指出,山东突出蓝色半岛经济区整体发展,浙江突出港口航运和海岛开发,发展港航强省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广东更重视的是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相对于鲁、浙、粤等地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定位,同样作为沿海省份的辽宁、河北、江苏等省制定的“面向大海”规划,更多的是突出“沿海经济”。

  “沿海经济与海洋经济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沿海经济主要是借助和依托区位优势在陆地上发展经济,是相对于内陆地区的经济而言的。依靠临海,产业高度聚集,利用港口和海运成本低的优势,从而发展相关产业。而海洋经济则更多的是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它根据开发区域与海岸线的距离,分为近海开发、远海开发和深海开发。例如:渔业、滨海旅游、深海养殖等方面。”

  借国家升级海洋战略之机,沿海各省份纷纷借船出海。江苏大力进行政策探索、产业布局,2011年该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达8262.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河北省则提出,要把东部沿海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环绕京津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这点也体现在辽宁的沿海开发规划布局之中。“凭借大连这一东北亚航运中心的优势,辽宁把便于在沿海发展的钢铁、石化等产业转移到沿海,优化沿海和腹地的产业结构。”肖金成表示,从目前全国经济形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已到关键时期,大力促进陆海联动、实现陆海互补是非常必要的。”

  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环渤海经济区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明显有优势。

  据中国海洋大学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殷克东分析,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促进了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第三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环渤海区域内产业结构门类齐全,船舶工业、海洋油气开发业、海洋工程产业以及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积聚效应,海洋装备制造业优势尤为明显。位于东南沿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则把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与“对台交往”挂钩,厦门市表示,厦门就是要利用海西经济区的优势,成为对接台商的大舞台。

  今年7月,《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也获得批准实施,该市将依靠港口优势,继续保持国内国家航运中心的头把交椅。而处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关怀”下、海岸线长度位于全国第六的广西,则依靠《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发挥北部湾经济区“陆海组合”的资源优势,计划到2020年把广西建设成为“海洋强省”。

  从北至南,从东到西,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沿海地区已连成“蓝色经济带”。各省市区正围绕海洋这一资源做进一步的谋篇布局,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版权所有@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大地建设大厦
电 话:025-83312041(总机) 025-85393665(预制构件、新型建材业务咨询) 传 真:025-83318660
苏ICP备11033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