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快报
媒体聚焦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人民与权力》“诗意的栖居”——江苏城市管理工作亮点纷呈

点击数:6488  时间:2013/11/20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如何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提及城市管理,中国百姓心中似乎是五味杂陈:“城管”与摊贩们的冲突,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区发生,经常成为媒体的头条。

这些年来,江苏城市管理作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困难?江苏城市管理同样也引起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城市管理专项工作审议列入了今年的监督工作计划。9月24日,在南京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江苏城市管理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得民心的“暖心工程”

“这样的歇脚点面积虽然不大,但功能齐全,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在扬州市瘦西湖畔的“环卫工人歇脚点”,一位环卫工人对笔者动情地说。据扬州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该市按照一个场地、一台饮水机、一台微波炉、一排椅子、一个宣传阵地“五个一”的标准,向社会公开征集“环卫工人歇脚点”,去年共有20处环卫工人歇脚点成功挂牌启用,今年又有许多单位和商家积极要求加入进来,给广大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这项“暖心工程”发端于去年底省住建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全省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文件对建设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场所、保障休息时间、强化作业安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还首度明确了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目前已有南京、苏州等5个市落实到位。镇江市建设了两栋环卫工人公寓楼,提供给环卫工人租住。苏州市政府领导坚持每年与环卫工人同吃年夜饭,慰问环卫工人,并从今年起开始为环卫工人缴纳住房公积金,体现出了政府对环卫工人的浓浓关怀。

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着眼城乡统筹管理,建立由25个省级部门参加的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先在全国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目前95%左右的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镇村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73.4%,形成“苏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苏中地区焚烧与卫生填埋并举,苏北地区逐步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发展”的垃圾处理格局。到2012年底,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7座,日处理能力达4.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9%。编制国内首部省级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出台《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省开展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工作,目前全省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到510吨,居全国领先水平。深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目前全省25%的城市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咱城管也是文化人”

“是你

第一个出现在晨曦的朝阳里

是你

最后一个坚守在落日的余晖里

是你

跫跫的足音跋涉在宿迁大地

……”

——赵发龙《写给城市管理者》

这是作品集《心底流淌的歌》中一首诗的开篇,作者来自宿迁市城管局湖滨新城分局。作为江苏省城管系统文化建设年的成果之一,从城管人创作的数百篇征文中,该书收录了遴选出的近20篇优秀获奖作品,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省住建厅厅长周岚称之为“一曲新时期城管人在心底轻轻吟唱的‘为人民服务’的歌”。

省住建部门开展的以“城管三走进”、“城管义工”等为主要内容的“城管系统文化建设年”,通过出版报告文学集、举办书画摄影获奖作品展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城管文化内涵,提升了城管形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在队伍建设上,江苏注意夯实基础,提升素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的现代城管执法模式。扬州等市推行“柔性城管、刚性执法”,统一着装,规范言语,有效推进了文明执法。金坛市推出以“三早”、“三制”和“三督查”为内容的“三三三”工作机制。“三早”即“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三制”即“协管员驻村制、执法队员包片制、中队负责制”,“三督查”即“首问负责制督查、责任追究制督查、错案追究制督查”,确保执法工作取得实效。全省各地以“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和“省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清理占道经营、整治违章广告等活动。目前常州、扬州、张家港等14个城市获得“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称号,全省共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102条,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高科技助推“数字化城管”

有市民举报:“在金坛市金阳路与金城路的交界处发现一堆建筑垃圾,请派人处理!”经工作人员搜素,在金坛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立即显示出这处建筑垃圾的准确位置和相关责任单位。“收到,我们马上联系相关责任单位前去处理!”。

这是金坛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给省人大城市管理工作调研组进行现场演示的一个片断。金坛市自数字城管实施以来,监督指挥中心共立案41765件,处置41490件,处置率99.3%。常州市通过开通12319热线、视频监控网路、城管通巡查上报等多种方式,“全区域覆盖、全天候受理”城市管理问题,自平台运行以来,市、区两级平台已累计接听市民咨询、投诉和报修电话36万个,问题解决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群众对数字化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满意率逐年提升。

江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质量和推进速度均居全国前列。不少城市依托数字化城管,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智能识别、自动监控、三维GIS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立城市突发事件处置平台,并以区街、路段为单位进行切块划片,实施网格化管理,为城市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省58个市、县(市)中,已有35个建成运行或试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约占总数的60%左右。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徐州、南通等市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绩效评价功能,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政府部门效能考核,促进了数字化城管工作的推进。

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破解了城市发展中的许多难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渣土车违法运输问题,制定下发意见,从健全规章、布局布点、综合利用、安全管理、源头管控、联合执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开展专项督查并在全省通报。目前55%的城市建立了渣土运输市场准入制,82%的城市实行渣土运输处置行政许可制度,9000多辆渣土车实施密闭化改造,渣土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再如,在今年4月份开展的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百日整治活动中,对纳入整治范围的1036个农贸市场实施综合整治,重点解决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市场秩序,并推动规划建设和省级改造,实现市容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进入7月份以来,江苏又启东了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9类环境薄弱区域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3类容貌秩序问题规范管理,大力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省政府与各省辖市政府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确定的1618个项目中,1139个项目已经开工实施,新一轮城市管理攻坚战正式展开。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省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一座座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魅力城市一定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荷尔德林“诗意的栖居”将不再是梦想,都市,将成为市民生活的福地、精神的乐园。

摘自2013.10《人民与权力》杂志(月刊.总第363期)10月10日出版,P15-16  作者:张忠文

             
 

版权所有@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大地建设大厦
电 话:025-83312041(总机) 025-85393665(预制构件、新型建材业务咨询) 传 真:025-83318660
苏ICP备11033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