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时空”中的建筑探索之路
目前,中国的建筑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身处建筑业飞速前进的时代中,建筑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和认识世界建筑的本质时空,使其处于国外和国内两个时空中来感知建筑的规律、原理和其本质的发展过程。同时,总结在复杂的“重叠时空”中建筑体系的适应性和需求性,从而才能在不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实践中,更好地抓住我国当期建筑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规律继续探索和创新。
境外建筑师在中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范围内进行着越来越广泛的经济、科技、文化、技术、建筑等方面的交流,许多大都市都成为了各国优秀建筑师展示创意的舞台。众多国际优秀建筑师的交流一向是建筑界的盛会,在他们各种创作思想的交汇下激发了崭新的设计理念和理论思想。21世纪的中国,从日新月异的北京、上海到蓬勃发展的各大中城市,不仅奔波忙碌着大量的本土建筑师,更荟萃了为数不少的顶尖境外建筑师,他们不仅在多项知名度较大,尤其是在体育盛会和综合性展会的标志性建筑的竞争中屡次中标,而且在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也涌入了大量中小型境外建筑师事务所,承接了为数不少的商业和住宅项目。境外建筑师与本土建筑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局面。
中国成为境外建筑师展示设计创造力的舞台,同时,他们也在尝试用新的方式来解决与本土化融合的问题。虽然安德鲁坦言国家大剧院大水池的设计是来自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设计灵感而引起人们的质疑,但是屋顶设计选择了非顶非墙的圆形,的确巧妙地回避了民族传统中的形式问题。大剧院的主入口布置在地下,也很好地解决了北京城市的中心位置——天安门的对面形成的人头攒动的杂乱局面。在这里,应冷静地看到,为了追求标新立异我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来保留这样的结构设计。为此,吴良镛总结为,适合中国人的建筑应该是讲究工程,讲究结构,讲究文化,讲究造价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外双方合作的大转变,中方的设计管理清晰而理智地为世界各国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境外建筑师也不负众望带来了优秀的设计创意作品,各场馆虽然都普遍体现了强烈的地域主义风格,但还是可以通过对比,学习各国建筑师在面对城市和建筑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不同解决方法。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场馆并没有采用新技术和高成本的节能措施,采用的反而是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并易于推广的,强调细节的设计手法,对我国建筑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近两年,设计方和投资方变得越来越和谐,合作双方都体现了成熟的高水准。广州电视塔,来自荷兰的新锐设计师马克尔·海默尔大胆创新,将塔身设计为上下两个椭圆形状在中间部位自然扭曲,而形成塔身中部芊芊细腰的形体。能从13个方案中胜出,他们的制胜之处应该是反其道而行,突破传统单桶塔电视塔一杆穿一球的设计造型,整体设计具有阴柔感,曲线平滑而轻盈,功能设计多样,这的确符合逻辑性和东方艺术色彩的设计要求。
此外,其他城市中的设计作品也使人越来越能感受到境外设计师所创意的时尚元素正在贴近人们的生活,与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前我国建筑实践环境中的洋建筑现象,其实都是受到建筑本质的制约,只有对其建筑本质的发展规律和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在建筑实践中顺利推进我国建筑的良性发展。
外来建筑文化
对我国建筑师的影响
外来建筑文化和境外标新立异的设计作品,是我们推动社会发展的标志还是建筑界思想混乱的产物?它们对我国建筑行业和建筑教育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新的问题。境外建筑师在我国的建筑创作,反映了国际建筑市场中正常的供需关系,本质上只是一种普通的国际建筑文化的交流,不需要用崇拜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作品,也不必去贬低他们的设计,我们应该以正常的心态,质疑的态度和学习的精神来享受这种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挑战和乐趣。在为境外建筑师提供验证其设计理念,完成设计作品机会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审慎的思考,他们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是否是我们城市所需要的建筑?是否与我们的文化和发展相融合?在市场开发和宣传中,境外建筑师的参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和高水平设计的代言,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被作为了宣传卖点。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境外建筑师带来全新的设计创意,先进的建造技术,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根源于一种不同于我们原有的文化背景,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在大胆接受这种新鲜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带着谨慎使用的态度来对待其背后的外来文化思想。如何冷静分析和有效吸收境外建筑师所带来的新文化和新理念,摸清其本质特征,是本土建筑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理论界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继承和发扬的呼声值得每个建筑从业者思考。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地区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求建筑师必须建立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跨学科知识及自身专业的坚实基础。如何融入全球化趋势中,借鉴西方文化思想充实自己但又不失掉自身的民族传统特色,是当今我国建筑界应注意和学习的问题。
外来建筑作品的引入可以打破固有的思想束缚,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完善我们建筑理念的构思,建筑师对任何外来建筑作品在经过彻底的思考,反复的检验和不断地理论探讨之后,需要总结出自身文化对外来文化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消化外来建筑作品对城市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借鉴外来文化,接受境外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及设计理念,并与我们自有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这就依赖于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取决于我们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认识和定位。
建筑并不是独立于社会和文化之外而存在的,建筑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总结和学习本国建筑理论的发展,创作理念要适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哲学的发展状况。只有在熟悉并研究了自己的文化特点之后,才能为境外建筑师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做出准确的评价。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向外国人展示自己的文化精髓,又怎能奢求他们能交出传承中国建筑精髓的作品呢?本土建筑师应该通过对外来及本土文化的学习和融合,在碰撞中继承和发展自己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做好本土文化的管理者和继承者,吸收外来建筑文化中有益的因素作为民族建筑文化发展的补充。
当然,除了文化的碰撞,还需要结合多学科知识,注意境外建筑师在先进技术和先进材料方面的使用,这方面由于不牵扯到文化的纠葛,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尤其在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等方面,境外建筑师设计能力和选材也是经过了生产力发展的长期积累,需要我们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完整的规范和标准,来更新我们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水平,才不会掉队。
外来建筑文化
对本土建筑的启迪
虽然经历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期,但我们目前就建筑师的数量比例而言是相当匮乏的,而国外建筑师资源则相对丰富。大批优秀建筑师的存在才能保证良好的建筑环境和设计水平。我国的现状是建筑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地引领建筑行业的发展,构筑良好的设计氛围。从建筑教育的角度而言,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以单纯和传统的方式培养建筑师,他们会因为工作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而缺乏构筑整体建筑环境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以科学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未来的建筑人才。
从长远看,建筑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未来的优秀建筑设计师,还应该包括未来的建筑管理者、城市规划师、建筑材料专家、建筑施工管理者等,他们将服务于建筑行业各个领域,去引导和影响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他们的管理水平,设计水准及其确立的评价标准,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建筑环境的形成。在学生进入建筑学的入门阶段就应该培养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建筑历史知识为背景,形成对建筑理论及设计方案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正确判断建筑、城市、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这些都是每位建筑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与境外建筑师的良好交流对如何培养未来的优秀建筑师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德国的许多建筑学院将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如柏林国际建筑展中的一些项目作为理论教学研究的长期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命题的设计训练,并撰写论文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形成一个良好运行的学习系统,在学生毕业进入到各个建筑领域后,他们就能更好地结合面临的实际状况,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创造出包含自身设计特点的作品。当然,这种“重叠空间”中相互交流所带来的成果将成为种子在建筑领域不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