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镇化,早已经上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不言而喻,城镇化自然成为了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然而在这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又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到底“新”在哪里?其城镇化的路又在何方?连日来,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城镇化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峰:新型城镇化要让每个城市彰显特色
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对此,刘晓峰委员建议,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原来的文化必须保留,特别是具有文化标识的建筑一定要保留。已经破坏的应该尽快恢复,应该复建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让每个城市都有特色和个性。
对此,刘晓峰委员建议,城市规划先行,然后建设,正在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应该凸显城市形象特色,发扬城市风格。应该高度重视规划的控制性、指导性和总体效果的灵活性。特别是一开始就要在规划层面上很好地研究特色问题。
他还建议,评选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国际上衡量城市发展的水平,非常注重人文因素,比如把这个城市的生态状况和文化特色作为发展的评价标准,以引导城市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和营造。
另外,他也谈到,城镇化需要遵循规律,与人的需求关系很大, 城镇化要有产业配套,避免“鬼城”再现。
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对此,刘晓峰委员建议,目前,应该加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化步伐,而不是让人流集中涌入特大城市,这样会给本来不堪重负的特大城市以更大的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梁留科:增强生态产业支撑能力 促进生态城镇化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梁留科
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
“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每年约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2千万的速度递增。人口以超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城镇集中,人口密集,交通拥堵,雾霾肆虐,土壤、水都遭到污染,资源消耗过快,宜居城市锐减……一系列生态难题困扰着中国。
生态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和谐等众多顽疾开出的一剂良方。
对此,梁留科建议,首先,增强生态产业支撑能力,促进生态城镇化建设。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失去产业支撑,城镇化就变为空谈,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他建议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增量投向具有生态产品的支柱、特色及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生态项目。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他建议,对于生态产业,应该有专门的绿色贷款支持政策,积极鼓励生态立体农业、工业、养殖业等发展,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张鑫莲 文/图 来自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