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是否再降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央行4月20日一个百分点的大幅降准之后,市场关于央行何时降准的讨论又见诸各大媒体。而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也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那么,央行降准之后会不会降息?笔者从指标数据、历史经验、贷款成本与房地产市场角度来综合分析认为,央行仍然有降息的可能性。具体到降息幅度,仍然有0.5个百分点左右的空间。
经验认为,当季度GDP增速与CPI增速累加值小于10时,整个经济基本面面临滞涨的压力,货币政策将有定向宽松的趋势。当前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与CPI增速累加值为8.2,已经明显低于10这个警戒值。因此单纯从指标意义来看,当前国内具备货币政策走向宽松的特征。我国经济目前处于“触底”阶段,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还在持续,受美日欧货币政策变化影响,如果国内货币政策持续从紧将不利于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从经验判断来看,在利率下降、货币政策走向宽松的周期当中,降准与降息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比如2008年9 12月期间央行5次降息,同时也有4次降准;2011年12月 2012年7月期间,央行2次降息,同时有3次降准。从此轮货币政策表现来看,央行已经有两次全面降息与两次全面降准。其中,4月20日一个百分点的大幅降准表明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甚至完成年度7%的目标也有难度,所以从市场预期来看,大幅降准后,还可能有降息政策推出。
从历史经验来看,预计本轮利率下降周期中,利率总计至少可下降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央行已经有两次降息,降息的幅度分别为2014年11月22日起的0.4个百分点、2015年3月1日起的0.25个百分点,累计下降0.65个百分点,因此仍然有0.5个百分点左右的空间。
从现实操作来看,当前各大银行揽储成本增加,揽储的压力增加,此时,银行不可能维持较低利率释放较多流动性,银行“惜贷”常态化的现象不会因为此次央行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有明显改变,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仍然持续存在。因此笔者认为,银行对楼市的“惜贷”行为还在继续,政策层面对楼市投资风险的控制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期待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降低贷款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央行主动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通过央行降息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成为可能。
转自《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