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行业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多,程序繁杂,建设对象时空管理跨度大。而与这种复杂性对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应用和风险控制长期处于低水平。随着建筑工业化脚步的加快,建筑工程行业正在试图将制造业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借鉴过来,从而使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控制实现科学化。BIM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的同时,也促使新的作业方法逐渐兴起,从而使精益建造成为可能。
精益建造与BIM技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造过程标准化。BIM是一个标准化操作的方式和工具,缺乏一致性规律的BIM数据是无法使用的。这就“迫使”操作者按照标准的规定,对建造对象进行BIM化,整理BIM数据。当中涉及到信息分类和编码技术、信息操作和交付原则,建筑对象描述方法等,从而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建造对象的信息,在建造之前和过程中对建造对象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2.协同方式制造业化。精益建造离不开精益协同。BIM技术为精益协同提供了一把很好的钥匙。信息传递仍然是协同最主要的内容。基于BIM的概念,建筑数据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摆脱了二维的模拟,走向高度真实化,与此同时,弱化了人对信息的解读和干涉,增强了机器之间的客观交流。这两个特点正是制造业早已实现的技术协同方式。随着BIM技术的深入发展,通过模拟、运算、分析等信息化手段,特别是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集成化项目交付)等先进的作业方式逐渐成熟,建造过程中的人、材、机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都会以更高的效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建造过程更加科学。
3.工程管理科学化。工程管理是精益建造的重要内容。出于自身的技术特点,BIM技术与工程管理堪称是完美结合。首先BIM技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使管理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打破了传统技术带来的信息壁垒,大大增强了认知半径和管理半径。可以说,管理者目前完全可以做到实时监控项目信息。另外,BIM技术也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在建造阶段,BIM技术可以提供全部项目信息的70%,这些工程信息和风险信息以及财务信息叠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在上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且成效明显。
摘自《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