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国务院出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文件的第一年。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视及关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加快了施工进度,改善了施工阶段的环境。为了满足装配式结构工程应用的需求,与之相关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从结构设计、生产运输到施工安装、验收,都需要制定完善的规范和标准,有效推广,提高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在这方面,为加强装配式建筑实施单位的能力建设、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人才,2017年8月,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特组织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套筒灌浆职业技能培训”,解决了很多企业和学校在这方面遇到的难题,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套筒灌浆技术在整个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体系中只占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技术不够完善,影响了大量企业的转型,导致了装配式建筑在推广中遇到阻碍。因此,需要更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创新型人才,广泛应用新技术,以专业和责任保证质量。在培养这类新型技能人才方面,学校是主阵地,应因时而动,对接国家战略,与政府、企业合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出“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中高级技术型、管理型人才。
首先,要夯实理论基础,开发更新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案,尤其侧重于技术和技能教育,进行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教学。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并同时开展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比赛,设立专属名次奖学金,用以鼓励技能实践好的学生继续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其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促“双师”队伍建设。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整体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都要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同时又要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工作能力,要做能承担实践教学的 “双师型”教师。
再其次,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认识实习,让知识与先进技术接轨,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不断提升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可以更快、更熟练掌握行业发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具备真正的实践能力。
最后,建立建筑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对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建设先进性和适用性强的实训项目,使其成为学生实训、技能培训和技能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实训服务平台。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让实训基地同时兼具培养企业员工的作用,成为服务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平台,服务于社会人才的培养。
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企业正在往装配式行业转型。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所衍生出的大量新技术岗位,对于学校、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对从业人员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技术岗位能力的升级,需要大量“新鲜血液”的补充,对于我们的建筑工人来说,“肯吃苦”不再局限在体力劳动上,而是要在新技能的自我提升上“肯吃苦”。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快完善教学内容,强化装配式建筑师资实践能力及教学能力,培养出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实干型人才。对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要密切关注并提升自己的技能,努力去做适合行业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变革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科技化、集成化、产业化普及程度会更高,整个社会环境要求我们要在全产业链上深耕和探索,加强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全力为行业培养能接轨未来的专业人才。
(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