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2018年重要工作之一,要求“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对于建筑业而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是必然选择。
工程总承包是建筑业转型重要抓手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相比,工程总承包模式不仅改变了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降低工程投资风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
承发包模式的每一次变革,根本动力都是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是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实行工程总承包,意味着工程承包商对项目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其大力推行,必须建立在市场各方的高度诚信之上,效率源泉则是组织和流程集成后交易成本的降低。
国家看到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近年来对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20世纪80年代工程总承包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到2003年原建设部发布《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再到2017年年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工程总承包已经成为建筑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工程总承包推行应以设计为主导
尽管目前业内人士已充分认识到向工程总承包转型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人对该模式依然一知半解。从效率最大化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推行工程总承包,以设计为龙头是关键。在目前已经出台的多数文件中,对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要求,都是“应当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工程设计资质或者施工总承包资质”,这会让人们对设计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作用产生理解偏差,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简单来说,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设计”,不仅是指通常的具体设计工作,而是包括整个合同范围内容的总体策划和协调工作。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的高度交叉、管理的快速跟进,可以将项目建设过程所涉及的采购、施工、调试等相关信息集中消化和处理,这正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助推项目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
(摘自 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