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的时代经济建设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建筑业必然的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企业发展软实力和驱动力的文化建设,也必然的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建筑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首先是市场需求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增房屋建筑总量在减少,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功能要求越来越宜居,对绿色建筑和健康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应该引起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新的质量管理概念,应该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从固定资产的投资开始,到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再到建筑物生命结束,都应该做到质量稳定、效用最大、成本最低,以满足市场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其次是生产方式变革进入新时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建筑产业的完整性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建筑产品被规划、设计、开发、施工、维护等多个部门所分割,建筑企业很难在建筑产品上独立的贴上自己的标签,建筑产品也很难完整的体现自己企业的品牌文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了要改革建筑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推动绿色建筑、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发展,鼓励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鼓励设计、加工、装配施工一体化等新的生产方式,并要求10年内建筑业装配化率要达到30%,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催促着建筑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这些都表明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变革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第三是员工结构调整进入新时代。传统的老一代建设者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当代企业的员工队伍更加知识化、年轻化,新一代农民工的知识技能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年轻一代建设者掌握的不仅是传统的建筑管理技能,而是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大数据知识,是以BIM为代表的先进施工技术。他们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也更为便捷与高效。更为主要的是这一代人的需求层次有了质的提升,他们更具理性的思维,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人才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第一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这些都表明以人为中心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企业文化建设要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建筑业的主旋律。十九大报告在分析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做出了重要的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高质量发展的“统筹施工图”中,建筑业发展无疑成为了“关键线路”。
为了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第一次提出了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要求。“中国建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我国建筑业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物质基础上提出的,是针对建筑业发展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出来的,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提出来的。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建造”应该有着新的内涵:建筑业要秉持新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建筑业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先导,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施工技术,为新时代的绿色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建筑业要树立行业的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推进诚信建设,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中国建造”不仅仅是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建筑的质量品牌,更是要展现新时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建筑行业的精神文化。
塑造“中国建造”品牌,集中地体现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建造”要求企业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再提升,要求绿色施工方式持续加快推进,要求行业整体人员的素质尽快提高。建筑企业的发展观念、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必须要紧随国家发展理念的变化,必须要与新的市场需求相适应。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发展顶层设计的企业的文化建设就要在传承中寻求创新,要在坚守中适时调整,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有力地推动企业在新时代下转型升级,推动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进步。
(摘自 中建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