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快报
媒体聚焦
行业信息
行业信息
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应用概述及WBS主要图解

点击数:6775  时间:2018/12/21

前不久看到一篇中国建筑科学院黄强院长的文章《BIM与WBS》,今年,随着“人工智能”出现在政府报告中,“AI2.0+制造”眼看着又要出现在江湖。这对于正在转型升级的制造业,恐怕又是一次身不由己的晃动。“智能制造”自身已经完全被舆论所异化,定语“智能”二字,奇怪地成为最大的主角和乐趣,而“制造”本身则沦为配角。过热的智能制造正在演变成一场无心而起的非市场化的逐利行为。这方面原因,综合了多种指向不同的志向,既有新奇元素的加入,容易理解,容易“说出水平”,也有急功近利的示范工程、领导视察的需要。重要的是,智能制造已经俨然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主舆论、主焦点,万般宠爱集于一身:无论是资金投入、各级政府组织言行,还是政策研究机构的发声。这对发展中的中国制造业,并非有利因素。智能制造的调门起得太高,不太适合中国工业极其不均衡的国情。中国工业是一个超级熔炉,这里面生米、熟米各种夹生饭十分不同,千层饼万层酥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共性的问题,则是工业思想淡薄、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工程薄弱、制造工艺跟不上等问题。

 

由此联想到我国工程界自BIM技术引入以来,一直被视为解决所有建筑工程问题的“灵丹妙药”,政府、行业协会、大学、业主、设计、施工及项目参与各方积极推广BIM技术,与美国著名软件公司开展多种战略合作十余年,人力物力花费无数,但收效甚微。在BIM技术推广方面我们是否出现了类似“智能制造”本末倒置的问题?弯下身子搞“制造”,而不是翘起脚尖搞“智能”,这是当下工业界需要正面应对的问题。BIM技术是为建造过程与运维服务的。项目建造全过程是WBS的执行过程,建造工程数据是有因果关系的,只有认真研究适合于BIM技术的WBS结构及其各节点的建造技术,才能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应用软件,BIM技术才有用武之地。这就是弯下身子搞“建造”,而不是翘起脚尖搞“BIM软件”。对于BIM技术,我们应该少说些AI、VR、MR及建模“大事”,多些“寒窗十年无人知”的BIM技术基本原理研究,沉下心来搞一些总结中国建造的“小小应用”创新突破。

 

感 言

 

去年,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省情和行业发展趋势,率先制定发布了《江苏建造2025行动纲要》,明确了以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四种新型建造方式为驱动的应用推广,精益建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精益建造作为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建筑工业化模式,能有效破解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国外研究了几十年,至今仍然在研究和分析工作包内活动,用价值工程理论和应用进行持续改善,逐年形成企业更新的标准和定额,这难道不是我们缺失、应该关注和夯实的基础?

 

精益建造及才良模式

 

精益建造是精益生产在建筑业的应用,通过关注价值流动,识别并消除其中的浪费环节,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从理念上看,精益建造是追求建筑工业化、过程精益化,用精益管理模式实现设计精益化、制造标准化、物流准时化、装配快速化、管理信息化、过程绿色化等全产业链的精益生产;从表现形式上看,精益建造是将房屋建造所需的各种钢结构和混凝土构件等按照类似生产汽车部件的方式,在生产线上连续加工制造,最后在总装线上按照订单要求准时生产,按时交付,这是精益建造管理模式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使“房子部件”在流水线上流动起来,形成“搭积木式”建造房子的过程。

 

才良模式依据精益建造的基本原理,实质上是按照黄才良多年的施工经验,采用逆向工程“先破后立”的过程。破,如同“庖丁解牛”。若想“房子部件”形成不间断的流水线,首先应将建筑物各个部件100%拆分出来,而后建立规则,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深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等因素,然后进行有序地组装生产,这项工作既是不可颠覆的基础,也是逐步改善的过程。如果项目管理人员都不知道房子有哪些部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谈何项目管理,去管谁?而才良模式利用WBS这一基础工具将房子进行部件分解后,依据精益建造思想及相关方法、工具建立精益标准,更注重实际应用时的落地。如果得不到落地,只是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就算深化设计做得再好、位置再精确,可是实体与之不能对应,也是枉然。如果仅仅优化并建了一面墙体的三维模型,那墙体上必然有开关插座面板,也必然存在管线,如果这些孔洞、线槽预先留置出来再进行砌筑,势必会避免后期开槽、修补的不必要浪费,而且开槽部位也不会引发空鼓、裂缝等质量风险。假设有工厂愿意为你定制,你敢用吗?当你敢尝试时并且做到了,若是个别完全吻合或许是巧合,当所有构件全部吻合时那就是标准,因此精益建造是实现建造工业化的基础,当我们能够做到预留的钢筋与预制构件灌浆套筒位置丝毫不差的吻合时,那必定会迎来市场的肯定和推广,从而形成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实现“三提三降”(提高质量、提升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浪费、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这也是才良模式关注价值流研究突破的核心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和国外的起点不一样,我们还处在精益建造研究的初级阶段,虽然“1.0版本”我们做到了基本应用落地,但精益是没有终点的,需要不断的改善和更新,这也是我们研发“2.0版本”的初衷。正如引文黄强所讲,项目建造过程是WBS执行的过程,这正是“精益建造”才良模式“2.0版本”的出发点。

 

WBS及其应用

 

在项目管理实践中,WBS把一个项目细化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层级结构,每向下一个层级,就是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的定义。它详细描述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范围,即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工作分解结构至今没有得到应用上的重视,主要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用进度计划而不是工作分解结构来定义项目。通常我们在尚不清楚必须交付什么时,就来讨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在范围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可靠地估算时间、成本、资源?再则,也许我们受训于过时的WBS概念,总部设于美国宾西法利亚州的项目管理协会(PMI),先后5次对国际最权威的项目管理标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进行了更新,以及新版《WBS工作分解结构实施标准》,而我们还停留在30多年前以任务为导向的概念,而不是基于范围、工作及成果的可交付。

 

在绝大多数项目上,我们都会编制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但是,进度落后、成本超支、质量不佳的情况仍然层出不穷。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先编制良好的工作分解结构。如果不用工作分解结构来明确项目必须做什么,那么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等都是不可能做好的。

 

工作分解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必备前提,而组织管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用WBS展示可交付成果层级的同时,可以联合用组织分解结构(OBS)展示关系人和小组的层级,描述工作包的报告关系和命令链条,形成责任分配矩阵。同时联合进度计划、资源分解结构(RBS)、成本分解结构(CBS)及物料清单(BOM)标定WBS可交付的可靠性。

 

才良模式“2.0版本”的标准,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不同层次可交付的工作包,并对各工作包采用WBS词典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从而建立工作包可交付相关的管理标准。这些标准与进度生产不可分离,通过作业工序为切入点,推行作业环节及过程的全面管理,实现目标的控制,达到安全、准时向下一道工序提供符合标准产品的准备条件。依据精益建造拉动式管理的思想,用WBS工具将整个建造过程结构化,可以形成以工作包为可交付单元的控制模块,并将OBS嵌入其中,通过生产末位计划触发末端管理控制流程,以促进各管理模块的目标控制,基于WBS分解将标准融入其中,生成因果数据链的视图数据框,主要包括生产、安全、质量、技术、成本、材料、设备等业务模块,下面就各主要模块逐一简要叙述。

 

                                                                  (摘自  中国建设新闻网)

             
 

版权所有@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大地建设大厦
电 话:025-83312041(总机) 025-85393665(预制构件、新型建材业务咨询) 传 真:025-83318660
苏ICP备11033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