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快报
媒体聚焦
行业信息
媒体聚焦
江苏用建筑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点击数:6193  时间:2010/1/5 8:31:03
2010-01-05 08:31:03
(已经被浏览47次)

江苏用建筑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来源:姑苏晚报

  2009年5月27日,绵竹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工仪式。作为四川灾后重建的首个历史博物馆,由江苏省援建的绵竹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

  2009年11月28日,江苏省援建项目中工程规模最大、投资总额最多、技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绵竹市体育中心正式拉开了建设大幕。这两个重要工程的设计者,就是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历史博物馆与绵竹最重要的文化遗迹双忠祠为邻

  2008年11月,作为江苏省援建项目方案审定组专家,园区设计院院长冯正功应邀赴绵竹进行评审。随后,设计力量雄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园区设计院接受了省援建指挥部的委托,开始设计四川灾后重建的首个历史博物馆――绵竹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选址于绵竹市西北角的“诸葛双忠祠”内。诸葛双忠祠位于绵竹市茶盘街,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是纪念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长子诸葛瞻、长孙诸葛尚的,二人在绵竹关为保卫蜀国而双双战死疆场,备受蜀地后人的尊崇。经过历代整修,诸葛双忠祠在清代已形成相当规模。在“5・12”大地震之前,双忠祠内仍有山门、拜殿、启圣殿、诸葛瞻父子合葬墓、厢房等文物建筑,经地震破坏后,双忠祠已交由江苏省文化厅、文物局委托南京博物院等进行修复。

  冯正功召集了院内最优秀的设计人员组成了一个绵竹援建项目团队,从前年12月起,建筑、结构、设备等环节的工程师开始奔赴绵竹踏勘,去年3月,于苏州、南京、绵竹三地进行三次评审的方案在获得一致好评后正式通过,于5月开工。

  担任博物馆主创建筑师的平家华10次造访绵竹,“虽然博物馆建筑面积只有3000多平方米,体量不算大,但要做到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和谐,在高度、距离、虚实、色彩等重要元素上,新建筑必须不突出,不强调,忠实地融入双忠祠原有的整体环境中去。 ”

  博物馆最高处9米,与双忠祠最高的启圣殿屋脊持平,建筑用材以川西民居常用的木材、石材为主,博物馆屋面设计成传统民居合院式,略微抬高的玻璃屋面又透露出一些现代感。一座长40米、深2米的下沉式“汉池”把青铜器、陶器、字画三个主要展厅联系起来,“汉池”中专门摆放一些考古时收集到的陶器碎片。绵竹馆藏文物达七千余件,其中不乏“北宋铜制鸭形熏香炉”这样的国家一级文物。“相信我们的设计能给这些宝贝一个最合适的展示、保存空间。 ”冯正功表示。

  体育中心沟通过去与未来的“彩带”

  “2009年9月接到设计任务,11月底就开工修建。这个速度我们自己回头看看,都不敢相信了。 ”与园区设计院合作的境群国际规划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筑师苏伟成来自台湾,他对绵竹体育中心的“彩带”造型有着独到的见解。“绵竹体育中心位于绵竹城东新城中轴线的最南端,主体育场的北端与未来的艺文与行政中心遥遥相望,中间是一条景观大道,这座建筑就成为整个景观带上的一个总结和收尾。 ”

  分上下二层的主体育场可容纳10000名观众,取意“舞动彩带”的概念塑造建筑外观,设计成曲面的屋顶由玻璃和金属组成,总长约600米,宽26米,高度约22米,波形屋面在北入口落下形成开口,接引城市的活动。体育场二楼的空中平台也如彩带一般向周围延伸,将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等空间串接成一组丰富的舞曲,地面也以多样的商业服务容纳更多元的活动。

  令人难忘的是,“5・12”地震前绵竹体育中心正准备兴建,场地已平整完毕还铺设好了道路。地震发生后的救灾期间,这块场地成了遗体暂置的悲伤地,救灾结束后,这里又成为灾民的临时居所,发生在体育中心这个空间里的一切,已成为绵竹人民心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为了表达不忘记过去,为了表达对自然之力的敬畏,“舞动的彩带”在体育场北开口处缓缓“下落”,两个落点之间是一座高9米的莲花状圣火杯,杯后是一座高5.12米的背景墙,每天入夜后,圣火杯上将有三束光芒射向寂静的天空,为人们抚平伤口,缅怀亲人,让活着的人有更安定的力量去迎接每一个明天……

  “建筑承载着我们的人文关怀”

  不论是在老城区与双忠祠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还是在新城区中成为标志性建筑的体育中心,“所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设计人员都觉得,这两座建筑已经超越了自身的物理意义,它们承载着我们对灾区人民和灾后重建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冯正功对援建项目的重视与精益求精,令大家印象深刻。

  为了给历史博物馆外墙找到合适的石材,他带着设计人员从绵竹周边地区一路找到成都,“各种各样的黑砂石,我们都尝试过了,最后还选定了人工打磨的方式,以求整座建筑不要太新,与双忠祠的氛围平衡和谐。 ”有很多次,冯正功和设计师们是白天连着黑夜往绵竹赶,因为这次援建项目的任务之重、要求之高、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创纪录的。

             
 

版权所有@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56号大地建设大厦
电 话:025-83312041(总机) 025-85393665(预制构件、新型建材业务咨询) 传 真:025-83318660
苏ICP备11033548号